欢迎您访问陈仓区政协网!
著名中医邓云章先生
发布:2013-10-22 来源:  作者:魏耀华 邓绍常  浏览量:177 

邓先生名宗汉,字云章,一八九四年出生于宝鸡县晁峪镇。自幼聪慧,九岁读书,十三岁跟随其祖父邓德安学习岐黄之术,年弱冠而誉满百里,求诊者络绎不绝,成为闻名遐迩的著名中医。

邓先生于一九五三年参加革命工作,为民盟成员。曾先后任宝鸡县医院、宝鸡市中医院副院长;县、市人民代表、政协委员。因医疗技术出色,工作成绩显著,多次被评为县、市、省、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,出席了各级“先代会”。

邓先生勤奋好学,博通祖国医学典籍。诸如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、《类经》、《瘟疫论》、《温病条辩》、《兰台轨范》、《医门法律》等医学典籍的主要章节皆能背诵,运用自如。由于他对中医理论钻研精深,故在中医理、法、方、药中,都有独创之处。他善于用“经方”,每个方剂药味多在十味左右,尤其在用药方面更具匠心。如宝鸡县副县长王子清(已故),曾患血尿症,经数医治疗无效,后邀先生诊治,问服何药?王出示秦医药方,视之谓猪苓汤方,先生详察其方用量失宜,随在原方改动了剂量,嘱服之,血尿即止,病情霍然。魏耀华一九五五年下乡进行普查工作期间,有天夜晚突然大便出血,量多吓人,次日即往卫生所就诊,打针吃药竟无一效。不得已回县求邓先生医治,诊问后,他笑着说:“一剂保好。”随处方取药,方中有一味黄连,嘱其微炒后同煎。当晚煎药,不料把黄连炒过了火,同煎服用,此晨大便下血即止,惟肛部奇痒,将情况告诉邓老,邓老即答:“你是把黄连吵过火了”。这说明邓老对药物性能掌握如此精辟,用药何等细微,一剂而获显效,使人敬服。此类事例举不胜举。

邓先生学古尔不泥古,灵活运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临床实践,对脏腑经络病变机理造诣很深,尤其擅长于肝肾病的治疗。一九六O年慢性肝炎病甚多,他运用中医辨证施治,结合他四十余年的临床经验,采用茵陈嵩汤、逍遥散、一贯煎等加减,使各类肝病患者恢复了健康。

邓先生十分重视总结经验,积累资料。在诊务之余写有:医学日记、脉学心得、用药心得、肝病治疗总结、医案、医话、验方实验录等资料,有些已在宝鸡市中医学校学报上刊登。现正着手整理成书,不久即可问世,贡献于人民医疗卫生事业。

邓先生热爱中医教育事业。他在宝鸡县医院任副院长期间,深感中医后继乏人,建议举办了宝鸡县中医学校,招收五十名学生,由他兼任校长并担任主要课程的教学工作。这些学生毕业后,已分配到宝鸡市各县(区)医疗单位工作,有些已成为中医骨干力量。先生在行医过程中曾先后带了十八名徒弟,按其年龄、文化程度,因材施教,教给徒弟以何为“体”以何为“用”,使他们在不同的条件下获得医学知识。特别是他那循循善诱、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,给徒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他向徒弟们推荐的书籍除“四大经典“及《本草纲目》外,还有:《脾胃论》、景岳全书》、《医宗必读》、《黄氏八种》、《陈修园七十二种》等等,他常给徒弟讲:东垣扶脾,重视内因,医理精湛;张景岳学识渊博,医理精深;李中梓重视脾胃,治病强调治本;黄元御主张五运六气与伤寒、脏腑、经络、营卫、气血、阴阳、表里、虚实、寒热等机体病变之关系,理论至深;陈修园著作,由浅入深,执简驭繁,对后世医学普及有功;诸此必须熟读熟记,这就给徒弟们指出了学习的要点和方向。“名师出高徒”。由于邓老教导有方,教出来的徒弟医术水平都比较出色。

邓老为人性情耿直、坦率、忠厚、纯朴,对徒弟和患者平易近人,和蔼可亲。每当遇到学术上的争论,总是先听到别人的意见,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,与同道们商量,这种谦虚谨慎,实事求是的态度,继承了古代医家先贤的遗风,非常令人敬佩。

邓先生热爱共产党、拥护党的“双百”方针。他说:“只有在党的中医政策的指引下,祖国医学才能发扬广大”。他从事中医工作六十年,在为人民解除疾病痛苦方面,做出了卓越的成绩,在继承与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工作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,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。

由于极左路线的迫害,邓老于一九六七年元月含冤逝世,终年七十三岁。一九七九年平反纠正。邓老虽然与我们长辞,但他的治学精神和在医疗事业上的功绩使人难以忘怀,他留给我们的医学财富,必将在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工作中,发挥其应有的作用。

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Copyright ©2003-2021 Powered By 陈仓区政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