虢 镇 火 柴 厂
刘铨 曹慎斋 符瑞祥口述
俱志青整理
(一)“协和”火柴厂
民国十八年(一九二九年),陕西大旱,遭受饥荒。西安“燧昌”火柴厂随之倒闭,工人失业。郭瑞圃(河北高阳人,追随孙中山多年,思想进步,任西安“新泰日报”总编辑)意欲办厂以工代赈,遂购买了“燧昌火柴厂”的旧设备,招收工人,添置工具,投入生产,起初经费困难,只给工人管饭,不发工资,就这样工人也十分感激。由于职工共同苦心经营,生产渐有起色,遂起名“协和”火柴厂。
郭瑞圃之子郭占勋,从法国留学回国(学的化学),充任了该厂的经理,他鉴于西安木材缺乏,原料不足,厂内职工王以芳(系郭的乡党),虽系行伍出身,曾做过生意,搞商业经验丰富,王建议郭,西府虢镇一带,土地肥沃,物产丰富,木料资源雄厚,可以设厂。王郭等人,经过考察,即确定往虢镇迁厂。先在虢镇木料市场购买了麻家一些地方,从民国二十年(一九三一年)起,将厂内物资设备,陆续迁来虢镇。建厂初期,因陋就简,使用机器都是人力操作,生产率低,产品质量不高。品名为“飞雁牌”红头阴火。日产量十至十五箱。当时正式工人三十多人,连雇用临时工共一百多人。正式工人从西安随厂带来一部分,又就地招了一部分,临时工都是本地人。
厂迁到虢镇后,经理郭占勋仍住西安,托堂弟郭岳麓和他的亲戚谢玉如(两人均南开大学毕业)两人负责主持厂内工作,搞了几年,生产不能上升,生意很不景气,到民国二十六年(一九三七年)七月七日,抗日战争爆发,烽火连天,人心波动。“协和”火柴厂因经营不善,遂推盘给西安包销英、美烟草公司的方善育和沈佐清(均系浙江人)两个资本家。民国二十六年(一九三七年)九月方、沈派符瑞祥(烟草公司伙计)来虢镇火柴厂任经理,郭家从此退出了“协和”火柴厂。
(二)“协和新”火柴厂
方善育和沈佐清会同符瑞祥接揽了“协和”火柴厂,更名为“协和新”火柴厂。投资七万元(方善育二万五千,沈佐清三万,董纯才五千,王宣民五千,李新甫五千),扩充设备。方善育和沈佐清为股东,并为董事会负责人(仍在西安包销纸烟),指派符瑞祥为经理,王宣民为付经理。工会主席索勉士,厂内设有业务、技术、财会、总务四股。业务股股长朱予,技术股长王学谦,财会股长方子善,总务股长方祖远。并在宝鸡设有办事处,名曰:虢镇“协和新”火柴厂宝鸡办事处(地点:原陇海池对门)。厂内设有仓库(地下室),地点现在水电局内西半院。这时生产极为旺盛,日产最高五十箱,最低十五箱。产品有“蝴蝶牌”黑头安全火,“哈德门”牌红头保险火,“西北”牌等,这个时期,是“协和新”的最盛时期。
民国三十二年(一九四三年)方善育把符瑞祥调到西安包销纸烟,又把侄女婿孙祖芳派来虢镇当“协和新”火柴厂经理,那时因物价膨涨,货币贬值,生产收入日减。民国三十七年(一九四八年),方善育、沈佐清看到临近解放,即抽逃资金(地方人士反映数字不清),又把符瑞祥二次派到虢镇“协和新”火柴厂任经理直到解放。一九五一年因负债累累,面临破产,遂于八月份解雇工人(按工人工作时间长短补发工资,有发半年的、四个月的、两个月的),所遗产业,以业抵债两万多元,算成股份,每股十九元二角(旧币十九万二千元),共计一千一百二十股,发了股票,由原经理符瑞祥交债权代表刘铨等人经营。
(三)“复记”火柴厂
一九五二年元月,刘铨、王荣昌、李宗柱等人又接揽了“协和新”的旧底子,更名为“复记”火柴厂。同年二月上旬,开始整顿,中旬正式开工。资金以业抵债一千一百二十股,折合人民币二万四千九百六十元(指币值改革后)另外集股金一万四千元(刘铨七千元、李宗柱五千、王正凯一千、王荣昌一千)总计资金为三万八千九百六十元(币值改革后的数字)。
厂内设董事会,董事长由刘铨担任。理事有王荣昌、李宗柱、赵兴邦、张芝、牟芝、张文、王正凯等人。经理王荣昌、付经理李宗柱。设立业务股,股长李宗柱兼,财会股股长张录奎,总务股股长刘铨。技师张荣贵。产品有“蜜蜂”牌远销广州。“大鹏”牌红头保险火销到岐山、凤翔、宝鸡。日产量最高二十箱,最低十五箱。设备有梗片机三部、摆驾机六部、卸驾机五部、盒片机两部。有刷沙、综合、包装三个车间。
经营方式由于系私营企业,销售价格随行就市、自己核价,就是先将成本核出加上合法的利润,再行批发或零售。次货廉价出售。
木材来源,自“协和”火柴厂迁虢后,开始在市场上购买,为了多赚钱,特于民国二十五年(一九三六年),在林木茂盛的秦岭玉皇山竹沟设立梗片厂。工人三十多人,开始四个人搅一部机子,速度慢,效率低。后来购来了几部柴油机,梗片生产大增。但距火柴厂路途遥远(近二百里),山路崎岖,雇用骡马驮运,出山驮梗片,进山驮面粉、油、盐、蔬菜等。但农忙季节雇不到牲口,影响生产,后来厂内买了四、五头骡子解决了驮运问题。当时梗片厂为火柴厂附设单位,经理为曹慎斋(现住虢镇北堡,健在)。一九四八年因经费困难,梗片厂停产。人员撤回,机器房屋全丢在山中。
火柴厂在虢镇地区影响较大,原因之一,过去由于交通不便,工商业落后,火柴厂亦是手工业生产,后来火柴厂逐步添了些小型柴油机,代替了笨重的人力,这算是虢镇工业发展的萌芽。之二,乡村人用火镰打火,用灯曲点火,虽有外来火柴,但价格昂贵,农民买不起。自从虢镇办起火柴厂后便利人民,对繁荣经济,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了一定作用。之三,开始火柴质量不高,后来不断采用新技术,聘请专业技师,努力改进。如“哈德门”、“飞雁”、“蝴蝶”牌等质量优良,畅销省内外。
当时“协和”是以赈济事业办起的。“协和新”是南方(浙江)资本家办起的。“复记”是虢镇地方人士办起的。旧社会地方工业发展缓慢,经常面临破产的境地,而地方官府不但不扶持,相反政、军、警和地方劣绅,均向火柴厂伸手,借故勒索敲诈。厂里只好给这些人出售火柴,少收钱,即一箱价值二十元(批发价)的火柴,只收十四元,光办一个手续,不掏钱,转个身,一箱可赚六元钱。若一时应付不当,即大祸临身。真所谓“赚钱一串,神鬼各半”。直至解放前夕,生产停滞不前,面临崩溃境地。以上是虢镇火柴厂发展变化的梗概。一九五四年接上级指示曰:“近年火柴生产过剩,木材浪费较大,建议你厂转业。”他们遂将固定资产交董事会负责保管,一九五六年合营时,房屋由房管所改造,机器设备拍卖,交服务合营商店。厂内流动资金和人员安排如下:
棉布业:四千元,人员张申、刘铨。
茶叶业:三千五百元,人员李宗柱、王英。
浴 室:四千元,人员符瑞祥、王自忠、张依卿。
同心锅厂:一千元,人员王荣昌、曹建成。
其他人员每人补发两月工资,各自为主。
“复记”火柴厂从此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