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处宝鸡西陲的山区人民,在黑暗漫长的旧社会,由于山峦叠叠,交通不便,生产相当落后,加之苛捐杂税繁重,人民过着食不饱腹,衣不蔽体饥寒交迫的生活,因此谈不上有什么戏剧活动。在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如过春节,也只有自编自唱的小曲或装有神话故事、历史故事中的人物;即耍“社火”来欢渡节日,聊以助兴,再也没有别的娱乐形式。人们在较好的丰收之年,心想看戏,就从陇县或别的地方叫戏班,称为“写戏”,来这里唱上三、五天,挨家管饭,分摊戏价和花费,就算调节了生活。
民国十四年(公元一九二五年)蔡德江在城隍庙(他改为福德镇即现在的新民)办起了民团,自称团长,后来成了这里的一霸,随便向香泉五堡子一镇,摊派粮款,任意砍伐群众树木,砍伐后还得抬到城隍庙。民国二十四至二十五年,(一九三五年——一九三六年)蔡德江大兴土木,修建了福德镇一条街,同时给自家也修的厅堂瓦舍,为了寻欢取乐扬名声,就大办起戏来,一面出钱来买陇县“顺义戏班的旧箱底,一面请来工艺匠人,在家做戏衣头帽,并为此向人民派了一大批款物,又从晁峪叫来原“安正家”戏的唐班主,绰号:“二瓜子”、作为领班,蔡是箱主,招揽一批旧艺人,先在城隍庙开台,就算蔡家戏成立。
后来蔡家戏每年正月先在福德镇的上九开始,巡回在香泉、赤沙、通洞、风阁岭、陕甘边界上的吴寨等地验出。戏到那里就摆赌抽头在那里,“咕噜子”(赌博)紧跟一哨,引诱了一些善良群众赌博,输的倾家荡产,造成很多家庭不和,养成好多游手好闲,好吃懒做的“二流子”。戏到春台毕,也就是夏收前,就落脚在福德镇,由当地群众轮流管饭,一月四十日的唱着,称为压班戏,也可说是专为放赌抽头。等待忙毕,先在香泉七月二十娘娘殿开始,上八台、下八台挨着唱,再到赤沙等地去唱,直到秋后没台口了,就落脚香泉仓房滩(现在的公社广场)一两月的唱着,是硬性的,人称“硬定家戏”,又叫“霜熬戏”。在春台天暖人闲唱戏,还可凑凑热闹,秋后的戏观众寥寥无几,看戏的实没有耍钱的人多。旧艺人,人称“戏子”多的吸食大烟,(由箱主照价供给)有的还好赌博,临散班时按份分身价(即报酬)。多的吸光输净,手中无钱,实难回家,只好在箱主手中预支下年再来唱的“班钱”。
蔡家这班戏,在当时因为没有其他文娱组织,在人民文化生活极贫乏的情况下,起了点凑热闹作用,谈不上有多大的文化教育意义,反而给人民带来了一场灾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