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甲宝(李华)学艺
李甲宝口述 俱志青整理
我叫李华,小名甲宝,家住宝鸡县贾村陵厚寺,现年七十六岁。唱了一辈子戏,人们说我是西府名艺人,我觉得差的远,够不上。但是我学唱戏是祖传,祖父李双来又名李仓(唱旦),父亲李德海小名三犬,也是个唱戏的。母亲死后,我十岁,弟弟李栋九岁,因家贫,父亲把我兄弟二人送到陇县磨家寨子,给赵干家放牛羊。十六岁时我开始学戏,虽则学的迟,由于自己跟爷爷和父亲在戏班里混,耳濡目染,不断熏陶,学的戏不少了。我一进戏班,都说我是一个唱戏的好材料,因为自幼爱好戏剧、聪明、记性强,所以就苦心钻研,才有一点收获。我学艺的简单情况叙述于下:
(1)拉把子:我开始学戏时拜师赵福宏(须生)。每天给师付熬茶,檫烟灯和水烟袋,还打饭,背铺盖,半年内没给我教半句戏。后来在凤翔党拐子戏班学艺时,投师晏师付,人称晏老三(陕西临潼人)。名艺人,精通旦角技艺,是个好心肠人。他先教我练学拉把子,开始练真难,技艺复杂不好掌握,把我十个指头都打的出血,我泄气了,晏师付说:“手打肿,打的出血,这证明你用心了,在这个程度上,才开始上功,循序渐进,不但不能泄气,还要加倍努力。”我除正式练外还在别人休息时,加紧练,大部份在晚上练,练对打,各种技艺都要练,慢慢地在练习中也感觉进了步,拉把子能拉准了,打也能打准了。在《破洪州》这出戏中熟练的技艺,博得广大观众的称赞。
(2)练女人跑:男人装女人,学唱小旦开始不会跑,把我难住了。后来经过观察实习,还是不像。我感到学女人跑实在不容易,看起来简单,自己实际跑起来就不大一样了。自己想用心看看女人实际跑的姿态,但是临到学时,又没有人跑,心里着急,没法想,让自己女人跑吧!又不好意思开口,后来我用好言语和女人商量、让她教我跑,但是她白天不教,同意夜晚在月光下教我练,她在前边跑,我跟上学、有时她不愿意跑,我就捏腰,惹得她哈哈大笑跑去。经过多次的动员,她抽时间教我跑,以后习惯了,也经常看我跑,纠正我跑的姿势,她还跑着让我看,我跑时,她也看,经常给我提意见,对我练跑帮助很大。我还想了个办法,过年回家时,多买些核桃、给自己家里的媳妇,姑娘散。后又故意撒在院子里,让她们跑去争着拾,从她们拾的过程中,发现有各种各样的跑法姿势。我白天看,晚上练,反复琢磨,一一比较,最后提练出一种“两手揉心”的动作,又得到谢德娃之弟(人称二箱主)的具体指导。在《拾玉镯》这出戏里,在吆鸡的动作中显示了奥秘,二箱主确实在《拾玉镯》戏中,给我教了真着,我出名就在这出戏中。民国十七年(一九二八年),随安正戏班进徽县。徽县邓县长(北京人),让我们唱堂会戏,先唱《双玉四莲》,邓县长看不懂。后来我唱《拾玉镯》,邓县长看了十分高兴,当场赏了八个银元,并大加宣扬,鼓动徽县各界著名人士来看堂会戏,都有奖赏。从正月初一一直唱到初五,在五天内,我得奖赏近贰佰银元,从此鼓舞了我力求上进的信心。后来学到很多拿手戏,如《杀狗》、《搬石头》、《安安送米》等戏。
(3)学走步:原来唱旦都是男人,要学会女人走,先学走碎步,也就是小步,小步要走好,先要带假脚。假脚上面是木的,下面是铁和铜,和小脚女人的脚一样,只有三寸长,所谓“三寸金莲”。假脚带上脚面上的筋将要拨开,全身抽痛不舒服,是很痛苦的,练假脚是晚上练,我为了揣摩女人的动作,夜深人静,独自一人在月光下走了一圈又一圈,把院子都踏光了。练的当中,发现自己动作有别扭处,立即登门请教师付,潜心学艺。为了演好《藏舟》一折戏,在跑园场的动作上,我下了深功夫,每天早早起来,就到一块空地上去练,练得腰酸腿痛,浑身是汗,我坚持练了两年多,一出场群众反映跑得飘,跑的美。学走小步逐渐有了进步,假脚取掉再练,走起来真象水上飘。
(4)练嗓子:我自学戏以来,光练嗓子就吃过许多苦头。正在下苦功勤学苦练时,没有腔了,自己辨不清是怎么一回事?听老人说,这娃嗓子倒嗓了,又说嗓子倒嗓,三年学不成戏,我越听越害怕,于是我就下功夫往出喊。记得在凤翔学戏时,后院有个枯井,我在井内喊了半年,看来是起了作用,但作用不大,我十八岁倒嗓,十九岁唱不成戏,二十岁才奈何能唱了,在这时我认为倒嗓是天然的,根据生理发展规律,一般男生都要经过倒嗓,有的倒嗓轻,有的倒嗓重。有的人经过倒嗓就改行了,再不能唱戏了。我体会倒嗓能控制,给学生也讲过倒嗓的危害性,叫学生自己控制,因为声音嗓子有三变化,小孩是奶腔,十五、六岁是童子腔。经过倒嗓就成了大人腔。外界人没有这个感觉。嗓子要保护好,特别要饮食上注意。记得我在民国二十一年(一九三二年),害了一场阴寒病,病才好,西瓜吃的多了,半年是哑巴。千阳有个老中医,给我吃了几付药才挽救过来了。所以说演员要特别注意饮食,不要吃凉东西。男学生生理发展迟的,倒嗓就轻,发育早的倒嗓就重,这一点我是有亲身体会的。我的嗓子,原来差得很远,几年内没唱戏,为了弥补自己嗓音上的缺点,就经常和乐队老艺人合作,请他们顺着我的唱腔使用乐器,并纠正字的发音,扬动挫,字声归韵。我反复练习,请同行指导,自己用心切磋改进,经常练,天天起早喊,利用苍腔,渐渐改进,后来腔出来了,我很高兴。我的体会要注意饮食,防止感冒。勤学苦练不怕难,是会练出好嗓子的。
(5)深刻钻研戏词,领会戏词精神。我先学戏时,光图记的戏多,对戏词精神领会不深,因文化浅有的戏词不会讲,不懂意思,因而唱时就一般带过,也就演的不真,表情不深,后来不断请教别人,讲解词意,把意思农清楚了,演法、演技就别有风趣。戏词精神吃透了,才能把戏演活,才能装啥象啥。尤其扮演主角要能够全部掌握戏情,要有左右一切的技巧,我演《安安送米》、《白玉楼》、《拾玉镯》、《搬石头》这类戏很拿手,确实能吸引观众的情感跟我的表情走,我演的紧张,观众的情绪也跟着紧张。群众喜欢听我演唱,我演的劲头也就大了。群众反映:“李甲宝的戏情做的到”。这话我觉得说对了,我表示感谢,以上是我学戏的点滴体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