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民社的梗概
焦儒口述 俱志青整理
民国十八年至二十一年(一九二九年——一九三二年),关中地区连遭两年大年馑。大旱之年,赤地千里,饿殍遍野,人民生活苦不堪言。民国二十二年(一九三三年),才有较好的收成。民国二十四年(一九三五年),经济稍有恢复,人民生活开始好转。随着农业的丰收,陇海铁路通车宝鸡,加之过去凤翔党拐子剧团常来宝鸡,虢镇等地演出的影响,虢镇一带人们渴求看戏的欲望亦应有而生。爱好文艺的姚仁庵、张子经、焦儒、王英、强正志等人,极力倡导、筹备,准备成立戏社。他们东奔西跑,一是找有名的人,一是找有钱的人。先请学界著名人士王紫京老先生,撰写了集资办剧社的启事;并由姚仁庵和焦儒赴西安,敦请西府乡党刘治洲(凤翔人,当时仁国民党陕西省银行董事长)入股办戏班。刘慷慨解囊加入了两股,在此影响下,各地踊跃投股,先后共征集七十三股,每股五十元共计三千六百五十块银元,经过一年多的筹备,于民国二十五年(一九三六年)二月间,在虢镇原税务局后院(现在虢中对面),正式成立剧社,取名“新民社”。先后社长有姚仁庵、张子经、焦儒等。剧社成立之初,剧社领导意欲演出,但是接收的乾县“有名社”留在虢镇的是一般演员,演技不高,未能演出。后来由领导人姚仁庵、焦儒等一方面在外地购置衣箱、道具,另一方面曾以大工资请来名演员王京民(麻子红,须生),王桂民(小旦),赵振华(须生),王彦忠(净),田玉玲(须生),米映民(小生),杜干亭(丑),双忠(小旦),此后来了个李筱玲(女,花旦)。他(她)们均为各戏班的精华。文武场面配齐后,在虢镇排练了一个时期,开始上演,深受群众欢迎。在宝鸡上演时,地方著名人士何雪堂称赞说:“啊!真了不起,虢镇还有这么一班好戏”。
演出的剧目主要有《五丈原》、《东吴大报仇》、《对银环》、《蝴蝶杯》、《白蛇传》、《白玉楼》、《棒打无情郎》、《玉虎坠》、《抱火柱》、《郭爱拜寿》、《六郎追驹》、《火焰驹》、《烈海驹》、《凤银驹》等,这都是他们的拿手戏。演到那里那里欢迎,到处街谈巷议,赞声不绝。社内为了发展壮大,后继有人,遂决定招收十四、五名学生,培养新秀,在虢镇西会馆排练,后在社长张子经家里排演。新生排演和在学校一样,首先订立制度,有作息时间,制度非常严格。如:来云(小旦),长娃(须生),四样儿(小生),四季(小旦)等,一出台便轰动一时,这些都是十六、七岁的孩子,群众看到这么年轻就把戏学成了,真是罕见。老艺人麻子红当时回忆说:“十几年代我学戏时,学上两、三年还是个挑旗旗的吼娃娃,三十年代以后就大不同了”。此后又收了年令较大的范玉华,虽有基础但水平很差,后经名演员王桂民(小旦),双忠等的指导培养,成了优秀演员。新民社工作人员张绪非常器重他,看范很有发展前途,主动把自己的女儿许配范玉华。后来范玉华在花旦门里很有造诣,成为主演。在宝鸡、凤县一带成了名演员,现在凤县剧团(退休)仍旧工作。
新民社剧社刚成立,设备都是按正式学社班安排,前场布置的帐幕、布景,新颖雅观,胜过西府其他班社。衣箱时兴,演员水平高。在宝鸡虢镇一上演就是几个月,收入很为可观,这么好的戏为什么渐渐衰败下去呢?究其原因是内部不团结,各自为政。有些人在社内过分的使钱,滥发长期优待卷。没有统一制度,社内工作人员随便领人看戏不掏钱,形成看戏的人多,出钱的人少,收不付出,另一原因,因病死亡几名学徒,事故无法处理。民国三十五年(一九四六年)后,社内演员工资无法支付,名演员相继离去。加之领导人不时更换,又都不是内行,演员情绪低落。遂于民国三十六年(一九四七年)停演。人员各自散去,解放后新民社的箱子由宝鸡县剧团接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