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陈仓区政协网!
宝鸡地方团队的组成和变更情况兵
发布:2013-10-22 来源:  作者:王建东 杨继厚  浏览量:290 

    (一)民国十五年——三十二年(1926——1943年)情况

民国十五年以前宝鸡地方没有快抢,装火药扣四花的来福枪是顶好的武器。

北伐胜利后,北洋军阀和陕甘及其他地区残部,零星乱窜,沿着秦岭山脉,寻找生活出路。有的武器被人夺取,获得武器的地方人,借着山险人熟,周转方便,武器渐多,势力壮大,因此在地方上称王称霸。如宝鸡码头上的王有团兄弟。八鱼原上的王六娃兄弟,都是当地王爷。有的还藉口维护地方治安,自发组织民团。如车辙镇的曹绪,坪头的赵世英,赤沙的刘瑞、香泉的蔡德江、鹪鹩的杨树威、黄牛铺东河桥的温子杰,八鱼的王海山,这些民团有的因地区关系,并为一个大的组织,如杨树威归王有团,赵世英被陇县收编。有的自生自灭,如曹绪。有的自相残杀,如王海山杀害了王六娃兄弟,由于这种情况,就造成地方不宁,兼之民国十八年大旱,农作物歉收,人民果腹乏食,在兵荒马乱中啼饥号寒,县中有识之士,鉴于这种情况,才成立民团局。民国二十年冬,由何雪堂负责收集地方武力,编为两个常备团,第一团团长为王海山。第二团团长为王有喜。各团人数枪支均在二百以上,生活待遇由全县统一筹措,任务是维护全县治安。这一时期地方稍加安静。

民国二十一年春,改民团局为宝鸡县民团指挥部,省派来指挥官庄则敬,负责领导县民团半年多调走。二十二年,由省调千陇指挥官董辑五,为宝鸡民团指挥官,因王海山不守纪律,胡作妄为,地方人民,一再控告,省方派军队协同地方团队于民国二十二年冬到二十三年剿灭。这时指挥部撤销,改为宝鸡县保卫总团,董辑五任团长,下设七个区团,分担各区治安工作。第一团团长王右箴,第二区团团长秦伯赢,第三区团团长温子杰,第四区团团长张博轩,第五区团团长胡宝珊,第六区团团长王润轩,第七区团团长李鹤亭。每个区团下设两个分队,每个区团人数八九十个。贾村由于接近外县,情况特殊,还设一个区团由杨天植、杨风朝领导。

民国二十四年春,保卫总团撤销,改编为宝鸡县保安大队,大队长由县长兼,大队付为董辑五。民国二十五年,董辑五被调到西安保安处,省方派薛少龙接宝鸡保安大队付职务。西安事变后,薛少龙走了,省方派陈生军继任宝鸡县大队付,时间不长,省保安处派王少明为宝鸡县大队付。这是民国二十六年春天事,王在任时间较长。

民国二十八年夏天,第九区十县保安团,集中凤翔整训后,编为陕西省保安第一支队,由温子杰任支队长,樊真甫、罗滋平任支队付。从此各县保安队直接归保安处调遣。这时把王少明调保安处,短时间又把第一支队改编为陕西省保安七团,王少明任团长,温子杰、樊真甫离职。

民国三十一年冬,王少明又调到保安处,派王洪德接该团团长。这时已把保安七团拨给国民党六十七军作为补充团,集中武功整训。三十二年春天,由武功出发开往绥远,第九区各县保安队由此结束。

(二)抗战后期解放时情况

抗日战争后期,宝鸡县有国民兵团政治,下设有后备队,担任地方治安工作。因抗战期间,国民党军队不断失败,逃兵和溃退人员到处流窜,宝鸡是交通要道,又有崇山峻岭,便于散兵游勇出入和匿藏。这些人潜伏时所带枪支不少,给地方危害甚大,因此影响社会不安。民国三十五年春天,宝鸡县长谢任难,为了安静地方,成立保安警察队,任李树华为队长,下编六个分队,人枪二百余数,统辖于县警察局,由县长直接指挥。但地方治安仍无转机。

民国三十七年秋天,宝鸡县成立自卫团,亲伯瀛任团长,把原来保安警察队,扩编成一个大队,不足的人和枪,均收自在野的(即各处潜伏的人和枪),如收容扶风县的许士明,岐山县的司均鉴,宝鸡县的李志德、刘发成、段正有、容均等,全团人枪就达千余数之多,由于把各地潜伏的人枪均搜集了,地方情况较为安静。

追至一九四九年七月十四日,宝鸡解放时,亲伯瀛把全团人员带领沿天宝铁路直抵甘肃天水吴寨,地方团队组织到此就算彻底告终。

 

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Copyright ©2003-2021 Powered By 陈仓区政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