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省立二中于民国十六年(一九二七年)暑假,由外地迁至虢镇,在以来杨虎城创建的宝鸡渭滨中学校址继续开学(校址在虢镇山西会馆东边)。当时校长是韩叔勋,教务主任刘尚达,训育主任王紫京,事务主任王子清,教员有何寓础、原禾生、毕时生、武伯伦、杨念一、徐志纯、王幼诚、杨联甲、王伯直、毛鹤亭、庐志刚、赵贵勤,职员有韩伯和、冯子勤、巨清泉、李伯龙、范哲等。从是年秋季起至民国十九年春奉命迁去凤翔,把第八师范并入合办止,共计两年半时间,为国家培养了不少有为青年。这些青年,后来有的继续深造,有的参加革命工作,大多数都为革命事业艰苦奋斗,作出了有益的贡献,这与当时二中教师的热心教导分不开。他们对学生言传身教,既教书,又教人,不但指出学习方法,说明了做人道理,而且确定了奋斗目标,二中教师之所以能够这样作,也是有其渊源的。
民国八年“五四”运动以前,陕西留学北京的学生,继承了西北革命传统,受了新文化启蒙影响,痛恨复古的反动教育,鉴于陈树藩祸陕成立“共进社”。这个地方性的革命团体,目的是反对军阀割据,反对封建压迫,提倡科学民主和新文化,社员当时有一百多人,后来总数达到千人以上,分布在陕西各学校、各角落活动,它在思想上给西北革命作了启蒙,在干部上作了准备工作。刘尚达、何寓础在民国十四年前后,就是共进社的领导人之一,民国十六年,他们执教二中,和二中其他共进社社员,本着共进目的,积极地作思想革命工作,在他们新的思想、新的教学方法、新的工作作风影响下,进步思想象渠水一样灌遍了二中校园。这些务花的园丁,群来虢镇,也有他们的特殊原因。
民国十六年国民党反动派反动了“四一二”事变,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,陕西当然也不例外。共进社社员在陕北的,就陆续离开,如榆林中学的魏野畴,绥德中学的韩叔勋,延安中学的刘尚达等,便先后来到西安,不久韩叔勋奉教育厅令虢镇二中校长,韩即邀请刘尚达任二中教务主任。由于虢镇是宝鸡的一个镇,僻住西陲,交通梗阻,风气闭塞,环境比较安静,易于藏身。因此,愿来二中执教者不少,经韩、刘约请,先后来虢镇的有何寓础、原禾生、毕时生、武伯伦等,都是共进社社员。这些人就成二中的骨干教师,并由他们团结其他教职员成为一个密切合作,互相促进的坚强组织。在学校中就起了积极作用,采取了新的措施,二中声誉随之亦高,附近各县送学生入二中学习者逐年增加,一个交通不便,文化落后的虢镇,风气逐渐大开,群众认识提高,地方面貌为之一变,他们在二中的工作,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进步事迹:
体现革命的教育精神
1、在教育宗旨上——是培养国民革命实际斗争人才,目的是实施三民主义。延续民族生命,发展国民生计,务期民族独立,民权普遍,民生发展,促进世界大同。
2、在学校校训上——学生要立志做大事,不要立志做大官,读书要不忘革命,革命要不忘读书,要和平奋斗救中国。
3、在校训标准上——要求全校师生做到“六化”,即精神革命化;思想系统化;行动纪律化;生活平民化;兴趣艺术化。
这个校训标准是教育厅命令各校同拟,准备选择。后来以二中所拟适合,作为全省个中学统一校训标准。
传播革命种子
1、高唱国民革命歌——每天朝会,每周在星期一总理纪念周时,集体唱“打倒列强! 打倒列强!除军阀!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!努力国民革命,齐奋斗!”这个歌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后产物,北伐胜利就是它的力量的具体表现,是党的心声、口号与主张,人们称此为中国式的马赛进行曲。
2、讲解革命道理——每周总理纪念周时,在程序上有政治报告一项,由准备充分的老师来讲国民革命的目的与任务。目的,是求中国之自由平等;任务,是对外打倒帝国主义,对内铲除卖国军阀以及这些军服所组织的腐败无能的卖国政府,这个目的和任务,如果达不到,完不成,中国人民永远没有幸福日子过。并指出国外国内最凶恶的敌人是谁,还讲北伐军事当日进展的情况,和当时世界上的重要矛盾,这就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了世界上人民要革命的道理;在心灵深处埋下了革命的种子,使它逐渐生根、发芽、开花、结果。
激发爱国思想
总理遗嘱中有:“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”,二中教师根据其条约条约实质,认为是帝国主义加给中国人民的卖身契,就编了个不平等条约歌(又叫帝国主义歌),为了歌颂总理革命四十年,学习不辍,奋斗不息的精神,编了“总理纪念歌”,又遵照总理知难行易学说,编了“知难行易歌”,这些歌词,文字通俗,意思浅显,语言流畅易懂,易激发学生爱国情绪,启发勇于闯进的思想。因此就引发人手一份,朝夕朗读,以激励其意志。不平等条约歌内容:“提起条约太不平,未曾开口泪先淋,我的悲愤胸填满,我的帽儿发欲冲”。总理纪念歌起首是:“我们总理孙中山,奔走革命四十年,围绕地球一大圈,各国政治考察完……”。知难行易歌:“不可使知受蒙多,误把知行互颠倒,本来行易知较难,却认易事入虎窝,军阀列强貌似凶,齐心革命可打倒,门雪瓦霜无你我,坐言起行事必妥”。
灌输科学知识
1、地球绕太阳而运行——为了树立科学知识,先破除迷信,教师给学生指出理性与迷信区别,然后以从各方面观测、试验、研究来证明哥白尼太阳中心学说,对学生讲解地球绕太阳而运行的科学道理。推翻了宗教家错误学说。从此学生对太空星球运行,有了科学常识,并发生了很大兴趣。 2、地球是圆的——教师根据欧洲航海家麦哲伦绕地球一周为例,讲解地球确是圆的,拟了一个由上海出发东去,由香港出发西经的环绕世界旅程表,其中包括所经过路线,沿途地点,印发学生背诵。以资牢记,使每个人树立坚实的科学信念,同时给学生说明科学是有实验、有系统、有条有理的知识,它的方法有二:一是归纳;二是演绎。前者的方法是根据事物发展的原因而推求结果,后者是依据事物产生的结果,而探求原因。从此学生对科学才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。
开展文娱活动
在开展文娱活动中,学校举行了讲演竞赛会、文艺游艺会,这种会每年分期举行,对提高学生体格素质,培养口头表达能力,涵养审美观念与启发艺术能力,起了积极作用,不少学生成为身健体壮、性格和蔼、爱好艺术、语言流利的人。
促进思想进步的另一种措施
介绍新文学作品如鲁迅的《故乡》、《聪明人》、《傻子与奴才》、《孔乙己》。郭沫若的《女神》,郁达夫的《达夫全集》,还有成仿吾、王独清作品,中山主义、社会主义讨论集。教师还对学生提到民族资产阶级与革命问题。这些措施对学生认识提高,起了促进作用,此外学校还出了《二中季刊》成立了课外学习小组,如“文艺研究会”、“英语补习班”、“星芒社”与“星芒”,全校老师与学生一齐动手,一同前进,在季刊上,校长写了发刊词,老师们写了文章、诗歌、小说,还有论文。学生也写了散文和白话诗、课外学习小组在老师指导下,也搞得轰轰烈烈。
以上简述了虢镇二中进步教师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中的进步事迹,不但促进了当时二中学生的思想进步,也影响了后来西府各地青年学生的思想,他们反对黑暗,追求光明,做了不少有利于国,有利于民的工作,直接间接对革命帮助很大,在六十年后的今天,追述二中教师的先锋进步事迹,“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”,当是十分必要的。